“这还得一步步来,第一年的进度可能慢些,范围也小些,因为关中的百姓明年将全面进入两季种植,和新式农耕模式的改革中,农田里的事情,就够他们忙活的了,所以,只能选择以长安为中心,最近的一些村子进行改造。
等第二年,农田种植上了轨道,就能解脱更多的劳动力来完成改造,扩大改造范围了。
比如此前的何家村,现在的双路村,其实都可以迁居到主干道附近建立新的村子,这样,村民出门进城也方便······”
“钱,改造村子的钱从哪里来?”李世民指出了关键的问题道。
孙享福想都没想就回答道,“当然是国库了,国库的税收,可都是老百姓为国家创造的,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,这才是正道啊!”
“这才是正道么?”
李世民闻言,再度陷入了沉思。
以往朝廷的税收流入了哪里?皇室,权贵,官员的口袋装去了多半,真正用在民生社稷上的,少之又少,朝廷对于百姓,就是剥削阶级,基本是一味的索取。
而将朝廷的税收用来给百姓建房子,改善居住环境,这却是此前任何一位帝王都没做过的事情,虽然有些心疼钱,但李世民心里,已经在考量着,拿出多少钱来办这件事了。
‘好’是没有极限的,在古代的一些统治者看来,百姓有个窝棚住,能够不饿死,就已经是很好了,即便是这样的标准,有很多帝王还达不到,但孙享福刷新了李世民的认知,让他知道了什么叫更好,然之后,情况就不同了。
很快,李世民也没有了继续跟老百姓聊天打屁的心思,召集了随行而来的萧瑀,房玄龄,长孙无忌,马周等人一同到了村外的营地,讨论孙享福所说的这个新农村建设计划。
萧瑀觉得不能再让李世民跟孙享福待在一起了,这家伙一天到晚想法太多了,而且,都是动动嘴,说个构想,然后就不管了。
殊不知,孙享福的每一个构想,都需要他们这些真正主政管事的人想破脑袋,一条条的厘清楚,分析可行性,然后才能实行。
可偏偏,他又不得不佩服孙享福的这些构想,因为,这些构想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老百姓,为了这个国家,每当他们把各方面该考虑的东西考虑进去之后,得到结果,都是正面的,积极向上的。
所以,双路村营地里的灯火,今夜是不会熄灭了。
清晨,几匹快马自营地里飞奔而出,直奔长安,骑士怀里的文书上,记录着李世民对于有司的命令。
首先第一条就是密卫今年过年别想休息了,全部去关中各县的村落里走访,尽快的将那些揭不开锅的贫困村落全部统计上来,稍后,这些村子的百姓,将会被朝廷征调到渭南县,建设新城。
其次,长安,万年,蓝田三县的县令,将辖区内的村庄,民户,农田数量等详细情况奏报上来,另外,三县主官在春节后,将会被组织到幸福村参观,学习房屋,道路建设等方面的知识。
其三,户部将成立一个专门的审计,预算部门,算学落后,就去幸福村学,而且还有一道死命令,明年春耕结束前,大唐钱庄的经营必须上轨道,直白点说,就是皇帝在那个时间必须要见到钱。
其四,当然是下给全国各州郡地方官,将学堂建设,推行到所有县城的命令了,不过,光是把这封命令下放到全国,也是一两个月以后的事情了,真正全部落实建好,最快也是明年年底,甚至后年的事情,那个时候,公民制作差不多已经可以落实,朝廷也有钱聘用大量的教书先生了。
对于这第四条,房玄龄给的建议很能解决问题,那就是地方财政先出资建,所用钱款,直接在当年的税收中扣除,这样,就避免了现在穷的叮当响的朝廷从长安拨款,让整个进程变的更加缓慢。
其实通过拨款这个事情,孙享福又想到了朝廷税收的问题,每年各地往中央押解财税,中央往各地拨款,其实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,因为这个时期交通不便,远程往返运输,损耗很大。
而如果将大唐的钱庄快速的开遍全国,那么,这个问题就可以大大的避免了。
到时候,税收全部以金钱结算,地方官只需要一张存款单,就能向中央上缴税收,简单方便,几乎没有什么损耗。
当然,这个构想,短时间还无法实现,大唐能写会算的读书人还太少,当官的人手都觉得不够用,何况是经营钱庄的人,在人手方面,首先就不具备全面覆盖的条件。
另外,明朝的一条鞭法害了多少百姓,作为后世刷过不少电视剧小说的孙享福还是知道一些的,要这个时代的百姓把粮食卖了,以现金交税,已然比明朝的时候还不可行,因为市面上现钱本来就少,百姓手上没有余钱,要交税,就必须要卖自己产出的农产品,而那些掌握了金钱的世家豪强,则会因为他们手上有百姓必须要拿去交税的现金,而把各种农产品的价格压的死死的,坑害农民,所以,这种方法不可行,只能暂时搁置。
最后,就是车队的行程问题了,既然武功县令有坑害百姓的计划,那么就不止这一处村庄,对于其他一些就要揭不开开锅的村子,李世民也打算亲自前去慰问,收取更多民心的同时,掌握更多世家系官员的黑材料,真正了解地方的吏治和民情,这样可以让李世民以后制定政策时,考虑的更加全面。